您的位置 首页 财经

资产突破2万亿的徽商银行2024业绩数据光鲜,实则内藏玄机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资产突破2万亿的徽商银行2024业绩数据光鲜,实则内藏玄机

作者:王莉

出品:全球财说

2024年,徽商银行资产规模再上一大台阶,年末实现突破2万亿,成为中西部地区首家资产规模超2万亿的城商行。

同时该行业绩2024年实现增长,不良双降、拨备覆盖率增长,表面看起来徽商银行蓬勃向上发展,但“潜”进去研究后,会发现该行内里似乎不如外表光鲜亮丽:主营收入下降,显示出盈利动能不足,关注类贷款增长,显示出未来不良增长的风险仍然偏高,重组贷款增长,逾期贷款新增较多等等,都显示出该行其实并不轻松。

据媒体统计报道,去年该行累计罚没金额近2500万,居城商行处罚之首,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该行领了两次罚单及一次警示函,均涉及行业敏感问题,两张罚单均与信贷有关,警示函则与基金销售不合规有关。

A股IPO方面仍未现曙光,不久前徽商银行再次公告A股发行方案再次延期,这已经是第5次延期。

01

业绩数据向上但盈利动能不足

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徽商银行总资产达2.0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49%;存款余额1.14万亿元,贷款余额突破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65%和14.64%。盈利能力方面,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71.28亿元,同比增长2.1%,实现净利润159.17亿元,同比增长6.18%,从2021年开始连续4年保持净利润正增长。

数据看起来积极向上。而盈利能力、经营能力真相如何,先从利润表数据先分析。

徽商银行营收增长的幅度和另外几个指标的幅度比较起来比较低,实际上该行营收动能的确不足。

代表主营业务能力的利息净收入该行2024年处于下降态势。2024年多家银行开始加大放贷力度,做大规模的同时也提升了营业收入,如前所述,徽商银行放贷增速也不低,超过了1成,因此该行的利息收入因为规模因素是增长的,增长了13.42亿,但利息支出也增长迅猛,规模因素导致利息支出增长14.71亿。最终导致利息净收入下降。

代表中间业务能力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也实现了增长,2024年末,该行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8.49亿元,同比增加0.44亿元,增幅1.57%。当然不是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能力在增长,相反其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下降,能实现净收入增长必然是支出的减少,该行也在年报中解释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的增长主要是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的减少。

徽商银行同样也是去年抓住了债券市场机会,才使得营业收入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该行金融投资净收益达到21.1亿元,同比增长245.7%。

资产方面,该行去年贷款增速超存款增速约3个百分点,但信贷数据真实性还存疑。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今年5月14日披露,徽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淮北分行因信贷数据不真实,被淮北金融监管分局作出罚款41万元的行政处罚;时任徽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淮北分行小企业银行部副总经理亦被警告并罚款6万元。

此外,该行还存在贷前调查不审慎的问题。据芜湖金融监管分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徽商银行芜湖政务区支行因贷前调查不审慎被罚款35万元。同时,沙龚骏(时任徽商银行芜湖政务区支行副行长)因贷前调查不审慎,被警告;吴佳丽(时任徽商银行芜湖政务区支行客户经理)因贷前调查不审慎,被警告;高恺(时任徽商银行芜湖政务区支行客户经理)因贷前调查不审慎,被警告。

基金代销业务也存不合规之处。根据四川证监局在2025年1月13日发布的公告,徽商银行成都分行因其基金销售业务存在合规风控人员岗位职责划分不清晰及合格投资者认证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受到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督管理措施。

02

资产质量向好结论尚立足不稳

徽商银行资产质量数据看起来也不错,不良贷款余额与不良贷款率连续4年实现“双降”。截至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达到0.99%,较上年末下降0.27个百分点,降至1%以内;不良贷款余额98.76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1.46亿元;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286.47%,较上年末增加14.53个百分点。

房地产贷款不良率在2023年冲高后,2024年又急落下来。根据该行2024年数据,徽商银行2024年房地产不良处置力度很大,财报显示,2024年初,徽商银行在房地产业上的不良贷款金额为25.41亿元,年末则降至3.98亿元,全年减少21.43亿元,房地产贷款的不良率也从上年末的7.33%降至1.08%。2024年该行不良率最高的行业是餐饮及旅游业,不良率为2.69%。

该行2024年计提信用减值损失85.48亿元,同比减少2.5亿元,减幅2.84%。计提减少,或许是由于拨备充足,而不代表资产质量的真正向好。

2024年徽商银行关注类贷款增长,意味着未来不良贷款增长的风险加大,重组贷款和逾期贷款也都在增长。2024年该行重组贷款增加了77.63亿元;逾期贷款2024年增加了20.05亿元,其中逾期3个月以下、逾期3个月至6个月的贷款增长,意味着新增逾期增长,此外超过12个月的逾期贷款也在增长,进一步加大了坏账损失的风险。

由此来看,徽商银行资产质量向好的结论尚立足不稳。

资料显示,徽商银行于2005年由安徽省内6家城商行和7家城信社合并组建,2006年1月1日正式对外营业,号称“城商行领域第一家联合重组的省级银行”。2013年11月12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大约2015年开始筹备A股上市,2018年发布A股上市计划,今年算是进入其申报A股IPO的第7个年头。

徽商银行2025年3月27日公告称,鉴于A股发行方案及授权议案的有效期将于2025年6月29日届满,为确保A股发行工作能继续开展,公司拟将A股发行方案及授权议案的有效期自紧随原有效期届满后次日起延长12个月。

事实上,徽商银行自2020年起就开始每年审议A股发行方案延期,加上此次已是第5次申请延期。

A股IPO固然有市场原因,但与该行管理层发生重大事件、股东不睦等因素也不无关系。

徽商银行2005年重组后至今,共经历过5任董事长,分别是戴荷娣、王晓昕、李宏鸣、吴学民、严琛,其中的首任、第三任、第四任均被查处。掌门人接二连三的出事,很难不让外界用审视的眼光看待。

中静新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静新华”)与杉杉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杉杉控股”)之间的股权纠纷,也为徽商银行回A上市布下拦路石。

2019年8月20日,中静新华与杉杉控股签订资产转让的《框架协议》。其中,包括三项资产,分别为徽商银行224,781,227股内资股份,中静新华境外子公司合计持有的徽商银行1,245,864,400股H股股份,以及中静四海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静四海”)的51.6524%股权。

此后,杉杉控股及杉杉集团分别向中静新华支付了定金及部分交易价款,并就中静四海的 51.6524%股权办理完毕了过户手续。但需要注意的是,就在双方签订了上述《框架协议》后的一个多月,徽商银行开启了A股上市辅导。杉杉控股与中静新华也因股权交割及款项支付的争议,于2020年6月前后分别向法院提起诉讼。目前双方的争议仍未能画上句号。

一切都是连锁反应,徽商银行回A艰难,国资央企在“退金令”下欲脱身退出,却难以退出。

3月5日,中粮集团及其控股公司中粮科技再次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其持有的徽商银行股权,中粮集团转让3810.75万股,占总股本的0.27%,转让底价为1.03亿元,中粮科技转让4030.95万股,占总股本的0.29%,转让底价为1.09亿元。如转让出去,中粮集团及中粮科技将不再持有徽商银行股份。

然而还是失败了,3月18日,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发布了项目终结公告。据消息报道称,2024年末以来,这已经是“中粮系”第四次转让徽商银行股权,接连降价之后仍然无买家接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羊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yalldq.cn/25379.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