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际影响力逐步下降,特朗普誓言上任就结束俄乌冲突,但是上任超过100天依然不能解决俄乌冲突问题。特朗普多次对泽连斯基施压,但是效果一点都不明显。如今美国就算是对乌克兰这样的国家也失去了相应的影响力与威慑力。美国在中东也失去影响力,以色列完全不听美国意见在加沙发起大规模攻击。
美国甚至直接向拖鞋军胡塞武装低头,选择从红海全面撤军,放弃了对该武装的打击。在影响力与号召力直线下降的背景下,美国开始通过一些杀手锏展现自己的战略威慑能力。过去的美国是真吓人,如今的美国是吓唬人。美国变得歇斯底里,试图通过毁灭性武器威胁全世界,这凸显美国的心虚和无力。在美国存在感越来越差的背景下,美午夜发射了洲际核导弹。
1
“民兵-3”发射背后的战略逻辑,核威慑升级与霸权底座垮塌。据美国《防务新闻》周刊网站5月22日报道,美国空军21日午夜太平洋时间0点零1分,美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的飞行员从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太空军基地,从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太空军基地发射了1枚“民兵”-3导弹。据悉,这枚洲际核导弹以时速约2.4万公里的速度高速飞行大约6700公里,命中了马绍尔群岛的夸贾林环礁试验场目标。
美国空军约400枚“民兵”-3导弹构成了美国“三位一体”核力量的陆基部分。美军方面宣称,这次发射非常成功,总体上达成了预定目标,全面检验了导弹的性能和攻击稳定性。“快速响应”与“核制胜”的核心价值,美军软实力下降之后更多靠硬实力威慑。美军发射民兵3洲际导弹,就是验证“先手打击”能力,确保其成为摧毁敌方加固导弹发射井、指挥中心等高价值目标的首选手段。
民兵3导弹已经比较老旧,但是因为替代项目哨兵洲际导弹研发迟缓预算严重超支,美目前还只能依赖民兵3。替代项目“哨兵”导弹因成本严重超支(从958亿飙升至1310亿美元)和进度延迟(服役时间推迟至2030年后)而备受质疑。“哨兵”导弹最初预计成本为777亿美元,但在审查前其成本已翻了一倍多,达到约1600亿美元。美军通过升级“民兵-3”的制导系统(CEP精度达93米)强化了打击能力。
霸权底座松动,美焦虑升级,核威慑成为维持霸权尊严的最后手段。美国债务到了崩塌边缘,国际信誉遭到严重透支,软实力已经不足以支撑美国霸权体系。美国几十年精心打造的霸权底座开始松动,在俄乌冲突、中东问题、半岛问题、印巴问题等全球性热点问题上,美国已经失去了话语权和影响力。美国就算是对核心盟友欧盟、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都失去应有影响力。在焦虑加剧背景下,美国开始更多的通过核导弹秀肌肉展现影响力。
2
洲际导弹之矛威慑与“穹顶计划”威慑相结合,美向全世界发出强硬警告,维护霸权再做最后挣扎。美国海基核力量占已部署核威慑力量的70%,其核心是14艘俄亥俄级核潜艇搭载的“三叉戟II D5”潜射导弹。单艘潜艇可携带200枚分导式核弹头,射程1.2万公里,误差仅90米,突防能力极强。B-21隐形轰炸机与AGM-181远程防区外导弹(LRSO)的组合构成美空基核导弹基石。与这次发射的民兵3洲际核导弹一起,美国形成了三位一体核打击体系,向全世界发出最强硬警告。
美国加速推进“穹顶计划”(即本土导弹防御系统),实现能够攻击全世界同时能防住全世界进攻的绝对安全目标。覆盖全美的“穹顶”体系预计耗资2.5万亿美元,标志着美国的防御战略正从“进攻性威慑”转向“主动防御”。美国此次核导弹试射,表面上彰显了“绝对安全”的技术霸权,实则暴露了其战略焦虑:在常规军力优势相对缩水的背景下,核武器成为维系全球霸权的“终极筹码”。核威慑的本质是“恐惧平衡”,而非“绝对安全”。美国追求自己绝对安全,就是为了通过这种极端方式,维护自身霸权地位。